螺柱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螺柱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一场去杠杆化与钱荒的改革博弈

发布时间:2021-01-25 16:28:15 阅读: 来源:螺柱厂家

一场去杠杆化与“钱荒”的改革博弈

“钱荒”是中国经济最不能理解的现象。  中国缺钱吗?11月末,M2余额接近108万亿元。前11个月,人民币贷款增加8.41万亿元,同比多增加了6600亿元。无论是历史总量还是当年增量,钱都不能算少,甚至就在这些年,货币超发和通胀都一直是讨论热点。既然钱这么多,为什么在今年6月以及12月银行间市场的利率陡然高涨,以至于人人争说“钱荒”?  一切缘起去杠杆化。  李克强总理在货币政策上的表态非常明确: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。他用“抱薪救火”来形容放松银根和多发赤字。薪不尽,火不灭,最后杠杆没完没了,越加越高。总理给出的方向是盘活存量,而不能总是靠央行定期释放流动性。不过,长期对“央妈”放水的依赖使得市场敏感脆弱,温室里住惯了,稍微有点凉风就如临大敌。  这样的风险,在改革之前其实就是明了的,无论决策者还是利益相关者都心知肚明。问题的关键是怎么一边去杠杆化一边把控风险,一点一点地把杠杆降下来,让市场承受一些波动,让银行等金融机构承受一些压力和损失。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银行等金融机构热衷于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,也就是中国意义上的影子银行,渐渐做成了规模,做成了模式,也做大了风险。由于表外业务不用计提风险准备金,杠杆效应更加显著。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和理财产品借来资金,然后投向房地产和地方投融资平台。在以前,银行间市场的钱充足,不愁借不来,而房地产和地方投融资平台对利率不敏感,多高都敢要,这中间的利差很是丰厚,银行也乐得赚个盆满钵满。现在“央妈”不像以前一哭就给糖了,还在一点一点地推动去杠杆化,逆回购的节奏越来越慢,导致银行间市场的钱借得越来越不容易。借来的钱大多是短期,贷出去的钱大多是中长期,这种错配一旦市场系统性突变,比如货币政策思路调整,就极容易导致流动性顿失,也就是所谓的“钱荒”。  更进一步,我们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靠投资驱动,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靠政府投资驱动。政府做了很多基础设施的投资,促进了中国经济自不待言,但同时这些投资强烈地依赖货币输血,只要有钱就有投资,导致大量的钱都进入到这样的投资之中。基础设施投资本来回报时间就长,再加上效率损失,于是大量进入的钱都沉淀在这种投资里,货币周转率速度降下来了。而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投资对利率实在谈不上敏感,他们配置资源的愿望和能力越强,杠杆就越不会降下来。去杠杆化的工作虽是央行来做,但做得成不成还得看地方债和国企方面的改革有无进展。这就是我们改革的特色,环环相扣。  所谓的“钱荒”不过是去杠杆化过程如期而至的风险。风险并不可怕,什么事没有风险,吃个饭还有风险,一不小心还会硌牙卡刺。但饭还是照吃,吃米饭的时候多淘淘,吃鱼的时候放慢吞咽的速度。既然要改革,就要提高对风险的容忍度,改革哪能没有一点风险呢,重要的是如何控制风险。如何在风险中求得突破,如何在释放风险的同时加强对风险的检视和疏导,就成为了改革的基本功。

广州房屋装修预算清单

苏州全装修

79平米装修效果图

仁和春天国际花园